次新股投资新逻辑:新低大

时间:2017/3/16 8:39:55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今年2月10日开始,以张家港行、江阴银行为首的次新银行股点燃了市场对次新股板块的热情,次新股板块一路高歌猛进。我们选取了2月9日已上市且打开涨停、没有停牌的次新股,发现在2月10日至2月28日期间的涨幅榜有明显的规律:上市时间越近的次新股涨幅越大。

  一、估值成为重要的衡量指标

  2016年以来发行上市的新股有一个普遍现象,即新股发行市盈率不高于23倍,新股上市后能够连续获得“一字板”,低市盈率是重要原因之一,且不少新股在打开涨停后市盈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也就是说,与以往注重题材的次新股炒作逻辑不同,近期的次新股行情更加偏重估值,低估值的次新股往往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我们以TTM市盈率为标准,将2016年以来上市的已打开涨停的次新股进行划分,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低市盈率组的次新股涨幅要显著优于高市盈率组。当次新股市盈率超过70时,其较大盘已无超额收益;当次新股市盈率超过130时,其较大盘超额收益率为-1.82%。

  按照申万一级行业进行划分,可以看到,涨幅较高的行业是金融、交运、钢铁、电气设备、公用事业等,均是传统估值较低的板块或预期盈利有所改善的板块。这表明近期的次新股行情不再仅仅追求流通盘小、卖盘少、稀缺性,资金选股越来越偏重估值水平的高低。

  如果按个股市盈率/对应申万三级行业市盈率中位数为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发现,当个股市盈率/对应申万三级行业市盈率中位数小于1.5时,各组间的收益率水平并没有显著差异,与整体4.88%的收益率相仿;但若相对市盈率过高时,则收益率迅速下降。

  二、次新股炒作喜欢“大块头”

  当我们用总市值指标对次新股进行划分可以发现,与一般的认知不同,总市值小的次新股涨幅未必大,反而是总市值最大的一组次新股涨幅最高。即使剔除银行和非银金融次新股,大市值组的次新股涨幅也远高于小市值组的次新股。进一步对历史进行回溯,我们将次新股按总市值大小分为五组,发现不同时间段大市值组的次新股涨幅均要好于小市值组(按流通市值大小划分也有类似的结论).

  本轮次新股行情还有一个规律,就是投资者更青睐于那些流通盘占总股本比例小的次新股。这样就可以用相对较少的资金去撬动一个大市值股票,达到以小博大的效果。

  三、细分行业公司数量适中,易于行情扩散

  从行业稀缺性角度看,行业集中度适中的个股表现最好。将次新股按申万三级行业进行分类,可以看到,细分行业公司数量在15到30家的次新股涨幅最高,显然公司数量适中的细分行业更易于行情扩散;当细分行业公司数量超过40家时,由于行业稀缺性不够,收益率大大下降。

  四、次新股与概念热点的共振

  次新股一直是投资者青睐的板块,而概念热点同样也是市场追逐的方向。在我们所选取的253只次新股样本中,148只次新股具备若干概念热点,占比约为60%,而这148只次新股一共涵盖了39个概念热点。我们提取平均涨幅最高的10个概念热点,可以发现,即使剔除“次新股”因素,也有5个概念热点其本身概念指数涨幅排在市场前10。可见当次新股叠加当前市场概念热点时,往往能有更高的收益表现。

  五、基于次新股打开涨停后的买入策略

  我们对2015年市场大跌后IPO重启以来上市的新股进行梳理,以打开涨停日为轴,假设按打开涨停当天的收盘价买入,计算其后一日、一周、两周、一个月的持有收益。为方便统计同时也为了观察不同时期的规律,我们以周为时间单位,一周内打开涨停的次新股取算术平均作为该时间段的收益。

  从统计结果来看,次新股打开涨停后短期(一日、一周)收益率波动较大,并无明显规律;中长期(两周、一个月)收益率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和趋同性。因此,找到一个较好的买入窗口并持有一段时间,会是一个较好的次新股投资策略。

  由于次新股通常相对于上证综指有较大的弹性,因此相对收益的统计结果与绝对收益的统计情况基本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次新股打开涨停后一日的涨跌方向与大盘通常无关,同向概率仅51.61%;但次新股打开涨停后一个月的涨跌方向与大盘相关度较高,同向概率升至67.38%。

  如果观察打开涨停后获得正收益的概率(即胜率),我们发现短期(一日、一周)并无明显规律,中长期(两周、一个月)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可见次新股的板块效应较强——同涨同跌。

  六、寻找潜在优质次新股标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从策略角度选择了一些潜在的优质次新股标的,但并未深入分析公司基本面,谨供投资者参考。筛选方法主要遵循新、低、大三个原则,数据截至2017年2月28日,具体筛选标准如下:

  1)2016年1月1日以来上市且打开涨停的次新股;

  2)动态市盈率小于50,且不高于申万三级细分行业市盈率中位数的150%;

  3)总市值大于150亿元,流通盘占比小于15%;

  4)细分行业上市公司家数在10-40家之间。

  筛选结果为:中国银河、视源股份、景旺电子、杭叉集团、裕同科技、上海银行、崇达技术、鼎信通讯、欧普照明、新华文轩、江苏银行、飞科电器等。

(作者:佚名 编辑:chenye)
文章热词:次新股 投资 上市

上一篇:上市公司“花样”造假 证监会重拳出击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