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首家景区门票降价落地 中青旅下调乌镇票价

时间:2018/8/22 11:02:59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在发改委印发《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近两个月后,首家上市公司旗下景区门票降价落地。

  8月21日晚间,中青旅(600138)披露称,公司下属子公司乌镇旅游收到桐乡市发展和改革局、桐乡市物价局《关于贯彻落实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通知》:根据《浙江省物价局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桐乡市实际,经商议,决定从9月20日起降低景区有关门票价格。

  其中,东栅景区门票价格从120元/人调整为110元/人;东西栅景区联票价格从200元/人调整为190元/人。

  对于门票价格下调对业绩的影响,中青旅仅表示,乌镇旅游将严格执行以上通知,于9月20日起调整门票价格,因此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乌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乌镇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13.48万人次,同比增长11.81%,其中东栅接待游客468.91万人次,同比增长9.06%,西栅接待游客544.57万人次,同比增长14.28%。

  本次东栅景区门票和东西栅景区联票下调幅度分别为8.33%、5%。虽然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难以精确计算,但结合中青旅2017年年报不难发现,上市公司利润大部分由乌镇旅游所贡献。2017年,中青旅实现营业收入110.20亿元,实现净利润5.72亿元。报告期内,乌镇旅游实现营收16.46亿元,实现净利润为6.92亿元。目前,上市公司持股乌镇旅游比例为66%,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简单换算乌镇旅游对中青旅的利润贡献达到4.57亿元,利润贡献比达到79.9%。

  事实上,中青旅为《指导意见》下发后首家宣布旗下景区门票降价的上市公司,业内普遍预计,9月底前,一批重点国有景区门票有望迎来降价。

  按上述《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要以利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公园等公共资源建设,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为5A级,且现行价格水平较高的国有景区为重点,科学制定方案,切实降低偏高门票价格,并积极推动4A级及以下国有景区降价。对社会反映集中、“高定价大折扣”等问题突出的景区,要进一步加大降价力度。

  意见明确,各地区应确保于今年9月底前降低偏高的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取得明显成效,鼓励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加快工作进度。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观察,除了浙江省桐乡市,目前已有多地对国有景区降价提出具体方案或要求:其中,贵州省发改委相关方案指出,将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重点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公园等现行价格水平较高的5A级国有景区。通过此次降价,贵州省将积极推动4A级及以下国有景区降价,对“高定价大折扣”景区要加大降价力度。湖南省的3个国家级的5A级的旅游景区在近日纷纷都发布降价通知,这三个景区是:武陵源的核心景区、南岳的中心景区以及历史悠久的岳阳楼景区等。

  山东崂山风景区被认为是本轮降价力度最大的景区之一,该景区已于7月实行门票“一票制”价格改革,门票旺季价格由原来的245元(3处主景区门票合计)降为一票180元,门票3日内有效,降价幅度达26.5%;淡季价格由原来的160元降为120元,门票3日内有效,降价幅度达25%。

  旅游业专家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以上多家景区门票降价,一方面是落实发改委关于“国有景区门票降价”的部署,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则是倒逼景区转型升级,加快完善产业链。

  《指导意见》此前指出,近年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景区门票价格监管,对遏制门票价格过快上涨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门票价格管理和定价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地方过份依赖门票经济,门票价格“额外负担”过重问题突出;现行价格机制对不合理定价行为有效约束不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旅游消费增长,不利于发展全域旅游和旅游业转型升级。

  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有利于理顺国有景区功能定位,加快构建充分体现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国有景区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有利于优化旅游环境,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充分释放旅游消费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旅游业加快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形成旅游业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稳步扩大的良性循环。

  (原标题:A股首家景区门票降价落地 中青旅宣布9月20日起下调乌镇票价)

  版权说明: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国上市公司网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作者:佚名 编辑:id020)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