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台政策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究竟利弊如何?

时间:2019/7/29 10:54:30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

  在O2O、共享经济等模式创新创业方式逐渐退潮后,当前国家的双创方向,已经转入了技术创新尤其是鼓励硬科技创新的轨道上。

  在这个背景下,从前被创投圈和媒体捧上天的“草根创业”时代似乎已经不复从前的光芒,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在选择项目创始人时更加看重其学历和产业背景,创业圈一夜之间告别草根,跨入“精英创业”时代。

  在诸多精英当中,有这么一类人备受投资人的追捧,那就是科学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在公开场合发声,要跟科学家做朋友,要了解技术前沿,要鼓励科学家创业。事实上,早在数年前,国家就已经开始发文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而各地也纷纷跟随,出台地方版的鼓励政策。

  多地出台政策鼓励科学家离岗创业

  日前,《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在广东迎宾馆碧海楼怡然厅举行,听证会共邀请15位来自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代表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听证。

  在这次听证会上,是否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兼职成为焦点问题之一。听证陈述人在发言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人才的合理流动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高校、科研院所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具备更好的研究能力,对技术更加熟悉。允许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兼职,更有可能实现高质量的技术成果转化。

  相比广州仍处于立法听证阶段,国家和其他地方政府早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优惠条件是可以保留体制内身份和待遇三年。

  随后,国内多地跟进该政策,比如浙江、江苏、山东、辽宁等国内超过20个省份均出台与上述意见类似的政策文件,均鼓励相关科研人员带科研项目和成果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或者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离岗创业期间保留人事关系,照常发放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并规定一般期限不超过3年,部分可延期到5年以及享受职称评审等权利。

  之所以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在业界看来,主要跟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有关。有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只有10%-30%应用于生产,而其中真正能形成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仅占20%左右,即我国将科技成果加以转化应用达到产业化的比例仅有2%~6%,科技研发对经济和社会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业界认为,过去这么多年,我国创新和转化各环节衔接不够紧密主要表现有两方面。第一,高校、科研机构有效供给不足。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成果的主要来源,其大部分科研成果是基于科研兴趣或者前沿热点,没有真正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依归的研发模式。第二,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够。由于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存在技术不成熟、市场需求不确定、与科研机构整合难等问题,企业不愿单独承担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所需的高额资金与风险,而是倾向于追求快速反应、低成本及高利润的技术成果。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就曾表示,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特别需要鼓励有经验的科研人员创业。他个人体会到,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靠转化的方式转到企业去的效果不是很好,最好的方式是给企业输送人才,同时让科研院所有经验的人出来创业创新。

  科学家创业时代到来

  但是,让科学家换一个身份,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成为“老板”,在一些人眼里,就是“本末倒置”的事情。

  在上述广州市的立法听证会上,广州慧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人盛中华认为,“鼓励”和“允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更倾向于“允许”。他表示,高校的研究人员应该做好本职工作,但不能舍本逐末,把广大的研究人员都投入到企业中去,从长期来看,这是放弃了更多更高深技术的创新,不利于科技发展。

  仙瞳资本董事长刘牧龙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需要创新,并非要鼓励科学家去创业”,在他看来,科学家的产业成果需要转化,最佳的方式不是自己去创业,而是应该选择和资本合作,让擅长商业的人去做商业,才是比较合理的解决方式。

  不过,更多人站在了“鼓励科学家离岗创业”的支持面。在他们看来,科学家创业最大的劣势或许是“市场能力较弱”,对此,已经有投资机构用实际行动改善这个情况。

  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企业家代表记者见面会上,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表示将和真格基金成立一家名为“鸵鸟会”的机构,面向中国有志向、有创业志愿的,高端的创业者机构,通过公益的办法为创业家提供早期支持,利用课程提升大的可能性,发挥潜力。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认为,创业是学习,科学研究也是学习,当代的科学家在精进研究的同时,也应该具备创业的知识,从而明白如何将自己的发明或者技术创新成果投入到实际应用中,与产业进行结合。他提出,产学研结合会是非常大的机会,专注科研的科学家如果能够适时地把技术和产业结合,那就又会对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国实现“世界科技强国”作出重大贡献。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学家创业的优势在于其创业初期就已经积累了比较深的技术背景,而且自带光环。“他们自带的技术壁垒是很高的,并且在实验室里面已经证明了各自的能力。”米磊表示,科学家在专业领域和技术领域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在商业领域则需要转换思维,这时候就需要市场化和具备管理能力的团队去跟他们进行配合。“在我看来,科学家创业的成功几率更高,他们的技术都经过了千锤百炼,相比以前的草根创业,这种精英创业的成功率要高出不少。”米磊说。

  事实上,米磊认为,当前中国已经到了科学家创业的时代,国家也出台了系列政策去支持科学家创业,让科技成果得到转化,这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旋律。

  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此前曾表示,未来会有更多科研人才投入到创业大潮里,团队未来的核心力量应该是技术人员,技术会在创造价值里面占主导作用。

  作为投资机构,要更多投向科技创新企业,肖冰说,达晨内部的说法是“和科学家交朋友,每个人都和科学家交朋友”。他认为,既然要投这些技术,就要和技术大拿做朋友,和了解前沿技术的人做沟通。肖冰介绍说,现在达晨招人基本不招学金融和财务的人,基本上都是招有技术背景、产业背景甚至原来就是做研发的人,加入到投资团队。“这样你才能真正理解和投到那些真正前沿的技术里面,这个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团队的调整和变化。所以变化是更多地投技术,招更多的技术人员加入到团队,这是我们投资上要做的改变。”肖冰说。

  (原标题:科学家创业时代来了?已有多地出台政策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究竟利弊如何?)

  版权说明: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国上市公司网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作者:张国锋 编辑:id020)
文章热词:科研人员,创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