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压力待释放:PE主动选择空间仍有限

时间:2019/3/4 13:30:01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资金都是有成本的,而且基金投资是有时间限制的,在今年市场行情转好后,行业积攒了一年的减持压力得到释放,不少PE机构选择减持。

  春节以来,A股市场行情逐步回暖。在股民争相入场的同时,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也在跑步离场。据统计,仅2月26日当晚,就有4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有关减持的公告。

  减持大军中,除了有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也不乏知名PE机构弘毅投资、深创投、东方富海、九鼎投资的身影。

  比如在2月27日,上海环境、城投控股同时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弘毅(上海)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计划在6个月内,分别减持两只个股不超过5%的股份。公告显示,弘毅投资目前在两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均为9.24%,是持股5%以上的非第一大股东。

  2月16日,御家汇公告称,公司股东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红土生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过163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6%。深创投、深红土构成一致行动关系,目前合计持有御家汇7.09%的股份。

  PE机构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主要动因是什么,为何在现阶段形成热潮?

  无退不进

  “PE机构是做财务投资,逢高减持很正常。”一位PE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说。PE机构管理基金是有时间期限的,所投项目上市后,在满足一定监管政策下,通过减持退出是必由之路。只有退出才能为基金的LP带来回报,PE机构才能募集新的基金,继续投资需要直接融资的未上市企业。

  他表示,如果长期的创新资本对创业企业的孵化和支持没有退出机制,资金就没有后续的来源。只有让LP拿回他们的钱同时有比较好的回报,他们才有更多的积极性投入到下一轮的基金,继续对中国的创新企业给予支持。

  但PE机构为何在现阶段出现大规模减持的局面?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对记者分析称,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去年市场行情较差,虽然很多PE机构持股的上市项目迎来解禁,但当时减持的收益较少,甚至在盈亏平衡点之下,所以很多PE机构没有选择在当时减持。但资金都是有成本的而且基金投资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在今年市场行情转好后,行业积攒了一年的减持压力得到释放,不少PE机构选择减持。

  二是,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PE基金的重要出资人,由于去年A股行情不好,很多上市公司股票的质押率达到80%-90%,上市公司大股东需要资金回笼帮助解除股票质押。他们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使得PE机构选择尽快减持实现退出。

  三是,从业绩预披露的情况来看,大量A股上市公司去年的业绩情况并不好,待4月份年报正式披露后,公司面临股价下跌的风险。PE机构和其它大股东趁这波行情较好时,减持部分股份,也是从风险角度考虑后的决策。

  “如果PE机构用的是自己的钱,可能会愿意持有公司股票更长时间。但它用的是出资人的钱,追求的是风险可控下的收益,所以它会把能兑现的收益都兑现掉。”张驰说。

  PE主动选择空间仍然有限

  “现在的PE机构减持不是太容易而是太难,目前市场环境下,PE机构减持退出的主动选择空间十分有限。这与基金存续到期、PE募集新基金业绩表现、LP现金回收和流动性的压力等密切相关联。”投中研究院院长国立波对记者说。

  人民币PE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退出难,这导致人民币PE与美元PE相比,效率比较低下。据了解,如果是境外用美元基金投项目,在项目境外IPO时就允许卖一部分老股,而且境外上市企业半年就可以解禁。

  但在A股上市,减持周期较长,PE在基金周期之内完成退出的压力更大。根据减持新规,企业上市解禁后,大股东、持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发行股份的股东,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一般到了监管规定下可以减持的时点,PE机构都会选择减持退出,这和资本市场的冷暖没有那么大的关系。有能够减持的机会,PE机构都是十分珍惜的。”国立波说。现有的减持政策,确实对PE退出产生很大影响。今年的科创板在这方面会有差异化的措施,更好地促进PE投资企业的退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PE机构的减持与上市公司战略投资者、高管减持并不能一概而论。上市公司战略投资者和高管的减持更加敏感,会让投资者顾虑,这是否意味着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一种不看好,继而影响股价的波动。

  但三行资本管理合伙人孙达飞对记者表示,有些大股东是由于质押了大部分股权,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关联布局。2018年股市行情不佳,大股东不断补仓,现在适当套现还债也是可以理解的。

  (原标题:减持压力待释放:PE主动选择空间仍有限)

  版权说明: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国上市公司网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作者:申俊涵 编辑:ID020)
文章热词:减持,PE

上一篇:“募资难”成新常态、GP纷纷降低预期

下一篇:没有了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