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用4个故事讲述资本市场

时间:2019/10/9 10:44:03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中国基金报

  青岛故事丨“情话”说给企业听

  1993年秋天,人民日报记者王清宪,深入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国有企业和深圳、上海和海南等地的上市公司,调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有关情况、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调查结束后写出近万字的股份制改造调查报告,其中《股份制,我们要坚定地试下去!》刊登于1993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一版。

  熟悉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的人,都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文章对于坚定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起到了强大的舆论推动作用。

  那一年,王清宪只有30岁。

  2019年3月份,履新青岛市委书记不足两个月的王清宪,率队到深圳举行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面对现场超过600多家企业,王清宪真情流露:

  “我读得懂企业,读得懂企业家。”

  这样一句说给企业家听的“情话”,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王清宪对此感慨颇深,“这一段时间,大批的深圳企业家到青岛来考察投资,他们很多人提到我在深圳推介会上的这句话。他们说,这句话让他们感到很舒服、很贴心、很暖心。他们这么说,倒是让我颇为感动。这就是我们的企业家,他们的意志坚忍不拔,但内心又那么的柔软。”

 

青岛!用4个故事讲述资本市场
(图为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 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较好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王清宪在26年前的那篇调查报告中写道,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部门只有改革的意识是不够的。更新行政管理者的知识,全面提高政府的管理素质,是企业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的迫在眉睫的大事。”

  即使放到当下,这句话仍然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或许正是从事经济报道工作带来的深厚积淀和主政多地形成的实践经验,帮助王清宪更清晰地读懂了企业,读懂了企业家。

  王清宪觉得,服务企业的至高境界,就是要打造一个生态环境,让企业家感到舒服、亲切、自然而然,感觉如鱼在水,如沐阳光。所以,青岛坚持用生态思维优化发展环境,营造适宜的阳光、空气、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推动各要素形成深度的关联、跨界的融合、开放的协同,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促进企业价值的实现。王清宪曾经表示,作为这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政府所能给予的最佳“阳光”、“雨露”,就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环境,让企业家感到舒服。

  要想让企业家“舒服”,政府部门就不要让自己“舒服”,因为推动市场化意味着政府配置资源越来越依靠市场,推动法制化意味官员手中权力越来越受到约束,在市场和企业面前,政府部门要变得非常谦卑。

  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找个先进学习和追赶才能跑得快,王清宪把深圳作为青岛学习的榜样。

  他在深圳告诉当地企业,青岛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各区市与深圳全面对标,学习深圳的营商环境、制度创新、政府服务。

  “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哪一方面做不到,哪一个部门做不到,有关部门、区市的主要领导就要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上作出解释。”

  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高标准严要求,既是基层干部的紧箍咒,也是他们的解压阀,因为干部终于可以把精力放到那些真正提高生产力的工作上来,而不是天天与市场较劲。一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我们向深圳学服务学管理,真正应该学到的是如何做到不管,而不是如何管理,市场能够做好的都交给市场,政府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政府的变化,企业感知最为直接,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于德翔提供的一个细节,很能说明青岛营商环境发生的积极变化。王清宪到青岛工作之后,于德翔时不时通过短信提一些建议,作为地方主官,王清宪的时间是按分钟计算的,但于德翔却发现,自己“越级”提出的建议经常被批示到政府相关部门,而且很快落实到位。前段时间,于德翔又因为经营上的事情直接短信请求面见,书记那边的反应是“秒回”、速见和“秒批”。

  “不是每一层政府都能做到这一点,青岛大的土壤已经改变了,这让我感到非常振奋。”

  青岛故事丨青岛干部 “南游记”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彦磊(化名)过得很充实。

  作为青岛第二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他和团队一起调研宝安“一大”纪念馆、啤酒博物馆,参观卫宁读写障碍辅导中心,晚上又和青岛啤酒华南营销一线职工同吃团圆饭,行程安排很丰富。

  青岛市计划分6批派出1000名左右的年轻干部到深圳进行体悟实训,带着青岛学习深圳“先头部队”的使命,每一名体悟实训干部都肩负了解深圳、学赶深圳的使命。体悟实训采取“集中培训+实践培训”的方式进行,每批100天左右。彦磊所在的第二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共有150人,他们被分配到深圳64家企业、机构深入学习,其中不乏中兴、华为等知名企业,也有前海母基金、深创投、深圳高新投等投资机构,以及华讯方舟等上市公司和部分创业公司。

  才到深圳两周,彦磊心中已是感慨万千,深圳“敢为天下先”的豪气让人叹服,“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政务理念让人敬佩,“市场化、法治化”的观念让人向往。他珍惜这个学习交流机会,每天都是紧张忙碌,白天上班、晚上学习,还得找时间去和当地企业交流。同行的干部也觉得学习机会难得,大家都对100天的实训充满期待。

  彦磊是青岛本地传统金融行业的一名管理人员,去的是深圳一家综合性投资机构,他想了解该投资机构如何用新型金融手段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各个阶段,政府、投资机构如何扶持其成长。

  “从企业融资的角度来看,深圳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更广泛,一个企业可以同时对接好几家投资机构。资本是逐利的,这些机构只要是看到这个企业有成长空间,未来的发展潜力不错,就能真金白银投资。”

  说起这个,彦磊口气中难掩羡慕,他说青岛以前创投机构数量少,企业很难直接对接投资机构,更多是选择传统的银行贷款,由于缺少必须的抵押物,很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是拿不到钱的。

  深圳的创业创新氛围的确非常好,个人和企业都积极参与。“我参加投委会会议时观察过,很多企业创始人来自于华为、腾讯或者其他大的科技企业,这些人往往都拥有核心技术。有个智能制造项目为了吸引人才,下大力气从东三省挖了一批制造业、汽车业、精密加工等行业专业人才,其中一位是1962年出生的,在国企都已经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企业看中的就是其在制造行业丰富的经验和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其实青岛离东三省更近,很多工业基础底子也不错,更应该在引进专业人才方面有所作为。”

  在深圳,政府视企业家为主角,按市场规律办事,舍得把市场空间让渡给企业。政府建平台,大企业和商协会用平台,创投、风投资本助力平台的创新创业生态已然形成。彦磊说,深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在深圳没人会嘲笑失败者,失败者也一样会受到尊重,失败了能重新再来,这种连续创业者也是投资机构特别看好的。相比之下,青岛在容错机制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相比于深圳企业家的未来眼光、敢闯敢试,彦磊认为,青岛企业家小富即安的思想需要改变。

  以他负责的某个片区为例,刚参加工作时候就有20多家企业,十几年过去了数量没有任何变化。他深刻的体会到,深圳企业家适应市场能力之强,本来是做外贸的企业可以转做玩具代工、手机加工,前几年又转做最火的电子烟。每一次转型虽然有风险,但是这种不断突破寻找新路子的做法值得学习,应当鼓励青岛企业家多到深圳解放思想,到深圳去寻找资金,到深圳去寻求合作伙伴。

  彦磊告诉记者,他每天都充满了干劲,笑言来了就是深圳人,自己也得用深圳速度成长为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的“三化一型”的高素质干部。

  青岛故事丨首席客户体验官于德翔

  股票代码“300001”,属于山东青岛一家电力设备(箱变)制造行业的上市公司。2009年9月21日,这家公司以全国第一家的身份成功登陆创业板,此时距离公司成立只有5年多时间,距离公司筹备上市只过去了4个月。

  能够拔得头筹,在强者如林的资本市场占得一席之地,有几分幸运,但主要靠实力。上市审核标准的严苛众所周知,不乏一些明星企业经过漫长的准备后“折戟”在某个环节,折腾几年仍无缘资本市场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没有几把刷子,经不住发审委的火眼金睛。

  但这家公司,傍身的不仅仅是“几把刷子”,而是练就了“金钟罩铁布衫”。

  上市前,这家公司就很有“干货”,以创始人带头的技术团队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拥有60多项专利技术,并两次获得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支持,已发展成国内箱变设备的龙头企业,连续三年净利润大跨度增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2.45%、232.12%和155.64%。

  上市后带来的资源让公司如虎添翼,十年间,从箱变龙头,到多个项目的全球第一,再到链接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这家公司从一个极小的支点出发,徐徐织就起一张大网,用董事长的话说,“这上面流动的不仅仅是能源,更多的是工业大数据和能源大数据。”

 

青岛!用4个故事讲述资本市场
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 宋春雨/摄

  这家公司就是“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叫于德翔,他有很多光鲜亮丽的头衔,但他递过来的名片上只有两个称谓:

  教授级高工、首席客户体验官。

  于德翔电力科班出身,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他是专业且具有话语权的从业者,是资历最深的“体验官”,也是极具感染力的“讲解员”。在带领记者参观展馆的过程中,从智能箱变研发,汽车群智能充电网,充电网四层架构,到特来电技术路线图,充电网四维防护技术,新能源微网系统,再到有序智能充放电与电网协同调度,无感知并离网切换,光储充智慧车棚等,他对每一项产品,每一项技术了然于胸,如数家珍。要解决的痛点,发展现状,未来愿景,实现路径,以点穿线,以线连面,聚面成体。

  他对行业的理解是深入浅出的,三言两语就能讲明白一些复杂问题,让听者顿感“原来如此”。比如对于备受关注的电动车安全问题,他独具慧眼,认为靠产品质量只能解决部分问题,电动汽车本质上是个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就可以监测和预防,切入点就是利用充电这个刚性需求进行能源和数据导入,从而高频率监测安全状况,将风险防患于未然。“所以我们越做充电越兴奋”。

  对于外界普遍担忧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降低问题,身为行业中人,他却淡定得仿佛置身事外,“我觉得很正常,就像抚养孩子一样,大学毕业了,就不该给你钱了,你该自己去节约了。要断奶就早断奶,让不干正事的人尽早离场,真想干事的人绝不靠这个钱。短期对行业是阵痛,长期看一定是好事”。

  熟悉于德翔的人觉得他很“疯”。

  15年前,好好的国企高管不干,非要自己折腾着创业,结果五年就创出一个上市公司。上市五年业务发展如鱼得水,他又跨界搞“二次创业”,真金白银大手笔投入电动汽车充电生态网,回报周期很长,公司业绩不好看,股民不叫好,于德翔背负的压力难以想象。

  但行业的未来是什么,他或许比任何人更清楚。

  他对业务的讲解环环相扣,走进他精心布置的全景展厅,如若置身未来的智慧城市。在特锐德展厅入口处的显目位置,有一句显眼的话:

  “不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而是我们创新什么,市场就需要什么”。

  54岁的于德翔好似不知疲惫的永动机,却能很好地保持仪容,各个场合都是正装在身,头发有些斑白了,但精神头很足,声音洪亮,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不少,于德翔笑称,他头上每一根白发就代表特来电建的一根充电桩。采访过程中,于德翔既当发言人,又当解说员,说起业务,他口若悬河,神采飞扬。他的表达能力极强,既有平铺直叙的描述,也设置了起承转合的疑问,生怕我们错过任何一个属于特锐德的精彩细节。

  他几乎滔滔不绝讲了3个小时,没有一点疲倦。

  青岛故事丨“欣欣”向荣

  在青岛蓝海股权交易所的宣传墙上,由一个个“第一”铺筑而成青岛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1993年,青岛证券交易中心成立,成为向山东省内及周边地区证券公司、企业提供证券交易、权证挂牌交易等业务的区域性地方股权市场;

  青岛啤酒是内地第一个到香港上市的企业,被誉为中国“企业价值投资的典范”;

  青岛银行成为全省首家A股上市银行;

  海容冷链成为全国第一家解决三类股东问题的上市公司;

  特锐德成为创业板第一家上市公司;

  青岛海尔是全国第一家实现境外D股上市的企业……

  近年来,青岛资本市场已经发展成富有创新和活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良性的金融业发展格局也渐渐清晰。青岛拿下国内资本市场诸多第一的幕后,有一群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开拓者在为青岛资本圈保驾护航,而常欣、孙欣二人更是青岛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2019年是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获得批准的第五年,也是常欣带领蓝海股权交易中心走过的第五个年头。

  在2014年青岛资本圈初露峥嵘之际,时任青岛市金融工作办公室资本市场发展处处长的常欣毅然辞职“下海”,成为青岛金融业的吃螃蟹者,也是蓝海股权交易中心的创始人之一。

 

青岛!用4个故事讲述资本市场
图为证券时报采访团走进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进行实地采访报道 宋春雨/摄

  青岛资本市场固然创造了多项第一,然而若没有常欣这样的一批弄潮儿,青岛资本圈也不会仅仅五年就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作为蓝海股权交易中心的总经理,忙碌的工作并未让常欣显露丝毫疲态。

  他戏称自己只是为中小企业“找钱”的服务员,对青岛资本市场可谓如数家珍。

  常欣说,中国每年都会有五百多万家企业诞生,但同时也会有一百多万家企业倒闭。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难题,加盟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就是为了帮助山东省内中小微企业更好地融资和发展。常欣将蓝海打造成为以资本要素为纽带的中小企业成长生态圈的目标,突出“财富管理、外向金融、蓝色经济”等区域特色,带领团队多项指标走在同行前列。

  截止2018年底,中心挂牌展示企业达 2873 家,其中挂牌企业1529家,总股本187.89亿股,总市值300多亿元,累计为挂牌企业实现融资81.52亿元。

  目光转向市南区,去年7月成立的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目前已经步入正轨。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普华永道、安永、德衡律师等入驻机构多次在基地开展活动,已组织活动30余场,参与企业1000余家次,企业不仅来自青岛,还有省内其他地市,甚至来自河南等周边省份,大大活跃了青岛资本圈的交流氛围。

  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应运而生,自然有着青岛的金融业推动者在背后助力,市南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孙欣便是其中之一。

青岛!用4个故事讲述资本市场
图为证券时报采访团走进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进行实地采访报道 宋春雨/摄

  孙欣在2018年甫任市南区金融局局长后,迅速完成了身份思维的全方位转变,积极推动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的成立,全力保障基地的高速发展。凭借着市金融局的精心指导和市南区金融商务的产业优势,像孙欣一样认真勤恳的推动者们已经成功将基地打造为山东省内首个资本市场综合性服务平台。

  常欣和孙欣谈吐朴实无华,思维却非常活跃。

  常欣描绘了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解释了区域交易的共性,提出了结合蓝海市场实践把创投领域常讲的“募投管退”创造性地延伸到“募投管退转包”的思想理念。

  常欣表示,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未来将贯彻“学深圳、赶深圳”的发展理念,既要用死磕的匠人精神去做好本职工作,也要挖掘开放、包容、创新、共勉的“深圳气质”,为青岛寻找一条通往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才之路”。

  孙欣则认为,通过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举办的各类活动,帮助有融资需求和上市意愿的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获取准确实用的信息和指导,插上“资本的翅膀”实现跨越式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青岛市有关部门正站在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提供资本支持的高度,充分发挥政府基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加快市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参股项目的评审进度,优化评审程序,提高评审效率,推动重点创投风投机构加快落地投资。

  常欣和孙欣,一位是立足基层扶持中小企业的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一位是紧跟政策宏观保障青岛资本圈健康稳定发展的金融局局长,“双欣”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为青岛资本市场贡献力量。

  “大快乐是经历了痛苦的快乐,是被苦难提升了的快乐。”孙欣在朋友圈中如是说。这满满的正能量,是青岛资本圈干部群体的一个缩影。

  如今的青岛正站在中国开放发展新风口,创新潜力巨大、产业基础雄厚、居住环境优越,拥有并创造着适宜创投风投快速发展的生态和环境。在以创新能力为主战场的未来城市竞争中,新的营商环境的打造和干部资本意识的觉醒,青岛资本市场的战略发展基础将更为扎实,欣欣向荣蓝海广阔。

  (原标题:青岛!用4个故事讲述资本市场)

  版权说明: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国上市公司网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作者:证券时报网 编辑:id020)
文章热词:青岛,资本市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