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盛虹控股集团董事长缪汉根推动负碳纤维开发助力行业实现“双碳”目标

时间:2024/3/12 11:56:49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本网编辑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纺织第一的制造、出口和消费大国。2022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超6000万吨,占世界50%,纺织服装出口3409亿美元,占比稳定在全球三分之一。纺织服装业最早在国内提出和践行CSC9000T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在全球同行业中,减排降碳技术水平处于先进,较早接受和实施ESG战略(环境、社会、治理)概念与评估。

  2024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盛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缪汉根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经验、总结行业发展趋势并进行充分调研,将向大会提交两份建议,包含了呼吁推动负碳纤维产业化发展、石化行业减碳。进一步为低碳绿色发展贡献盛虹经验和行业智慧。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双碳”政策要求的日益更新,纺织行业越来越重视低碳绿色发展道路。作为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盛虹控股集团自2010年进军石化产业以来,聚焦“双碳”目标、依托创新驱动,全力构建生态、低碳、循环的现代绿色石化产业体系,初步实现了节能、减污、增效的目标。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点产业之一,同时也是碳排放大户。

  据了解,2022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量14亿吨,约占工业碳排放量的18%、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2%。加快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

  石化行业是能量消费大户、碳排放大户。石化行业如何源头管控、全过程减污降碳,是当前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缪汉根发现在石化生产加工环节仍有较大“减碳”空间,因此,他在《关于推动生产环节能源清洁化实现石化行业减碳的建议》中提出,可以通过石化生产环节能源清洁化实现行业减碳,也就是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让化石能源回归原料的本色,从而实现石化化工生产过程及产品的清洁绿色低碳。

  近年来,盛虹控股集团着眼国内市场需求及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创新打造绿色负碳产业链。旗下盛虹石化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装置采用国际先进的ETL专利技术,设计主动吸收二氧化碳规模15万吨/年,可转化为10万吨/年绿色甲醇,进而用于生产绿色高端新材料。

  据了解,“负碳纤维”通常指以环保负碳材料制成的新型纤维,以高性能纤维素纱来说,该种新型纤维由第三代纤维素生物聚合物生成,所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结合固定大气中的碳,同时产生氧气。这种高性能纱线,经研究,有望替代合成长丝。

  在负碳纤维产业发展方面,缪汉根通过调研了解到,近年来,绿色纤维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大致形成生物基化学纤维、可降解纤维材料和循环再利用聚酯纤维等板块。但是,在“双碳”背景下,从低碳或零碳向“负碳”方向发展将成为纤维行业的新趋势。“负碳纤维”就是以二氧化碳为重要原料生产出来的纤维。“我们已经做到了用废弃塑料瓶来生产纤维。这是零碳,我认为要进一步开发‘负碳纤维’,就是用二氧化碳来生产纤维。”缪汉根说,从技术上看,生产“负碳纤维”是可实现的,但是,负碳纤维是新生事物,需要建立碳足迹认证体系,加强市场宣传推广。

  缪汉根建议,国家在开放绿电指标、完善石化行业绿色电价、简化项目立项审批手续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提高行业推进生产过程“低碳”化的积极性。提升负碳纤维市场认可度,强化品牌塑造、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三方面发力,促进我国推动负碳纤维产业化,推动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佚名 编辑:id020)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