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多方位布局职业教育助力毕业生职引未来

时间:2022/7/3 17:55:30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中公教育

  就业是稳定之基,稳就业也一直是国家的重要任务。近日,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团委等单位多方指导下,新京报为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护航毕业生求职之路,发起“职引未来——我帮毕业生找工作”特别行动,中公教育受邀接受采访,与新京报共同探讨当下毕业生求职新机遇。

  就业形势严峻,中公教育为毕业生提建议

  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规模创新高,首次突破千万。由于2022年毕业生规模创历史新高,就业季叠加3月份以来的严峻疫情,让这届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就业压力。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阶段,如何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树立正确择业指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公教育就当前形势给毕业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对国家充满信心,目前形势虽然严峻,国家也在颁布多项政策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毕业生应变被动为主动,敢于挑战自我;第二,要具备实干精神,脚踏实地,善于把艰难当作磨砺;第三,求职时要丰富信息获取渠道,获取多元化求职信息,努力探寻更多机会。例如中公教育官网即可提供丰富的求职信息查询渠道。”

  当毕业生面对多样的求职选择时,行业问题便是摆在毕业生面前的第一道难关。中公教育副总裁张红军表示,“毕业生要学会规划,第一份工作所踏足的行业非常重要,有人觉得去做公益慈善挺好的,有人觉得要进大厂拿高薪不错,有的人就喜欢生于斯、长于斯、留于斯,留在父母的身边。无论是去公司、去企业、考编制,都要懂得工作的要求,提升实力才能真正胜任。”

  根据《2022未来人才就业趋势报告》显示,人工智能行业以31.04万元的平均年薪位居第一,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以27.69万元的平均年薪位居第二。行业的选择对于部分毕业生而言可能决定工作之后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对于有为人民服务情怀的毕业生而言,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教师等编制类岗位或许更能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据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国考招录31242人,同比增加21.4%;2022年各省省考合计招录16万6350人,较2021年增长近2万人。公职的大幅扩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今年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成为了今年毕业生更易“上岸”的机遇。

  此外,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行业不断衍生出新就业形态,如网约车司机、快递外卖小哥、网络主播、自媒体、“剧本杀”编剧等一系列新形态。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文表示,快递外卖等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数以亿计灵活就业岗位。新就业形态的出现也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广泛可选择的就业舞台。

  职教全方位布局,中公教育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

  目前中公拥有1508家直营分部和学习中心,覆盖319个地级市,并拥有超过17000余名专职教研团队人员,通过规模化和垂直一体化快速响应能力,可帮助毕业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品类拓宽就业选择渠道。

  中公教育表示,“职业教育受到政策端的大力支持,中公教育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多方面进行产业布局,为市场培养出更多技能型人才。”

  今年以来,中公在持续探索职业教育方面,通过整合内部资源,成立职教事业部,协同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融媒体、智能制造等培育方向上进行探索,致力于打造生态资源整合、智慧服务、产教融合、平台科研、教育服务“五位一体”的教育运营体系。同时,推出中公泛职业提升平台“中公优职”与企业培训平台“企易学堂”,以“互联网+”、“智能+”培训新形态,满足当前国家支持灵活就业背景下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培训需求,推进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规模化进程,打造业务增长点。

  不仅如此,中公教育积极响应“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号召,与各地政府、高校联合开设了500余场公益讲座,宣讲国家“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计划,宣传赴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推进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大礼包,激励高校毕业生投身祖国的边区建设、基层服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前高校毕业生虽然面临一定的就业严峻性,但随着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校到用人单位的促进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就业市场“红利”不断释放,叠加以中公教育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机构持续辅以就业指引,每一位毕业生们终究会赢得独属于自己的那份职业之路。

(作者:佚名 编辑:id020)
文章热词: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