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宇通讯 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引领者

时间:2017/9/13 14:32:31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第一创业证券

  原标题:通宇通讯 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引领者

  “通宇通讯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在2G、3G、4G的多端口、多系统天线制造领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目前,通宇通讯正大力开发5G领域的产品。”8月28日,在去年才刚落成的通宇通讯研发中心产品展示厅内,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段铸向前来考察的投资者介绍着通宇通讯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技术产品。3天前,通宇通讯对外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告,半年营收7.39亿元,同比增长11.18%。这个处于国际天线制造行业第一梯队的巨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路投资者闻风而来。

  数据增长的背后是通宇通讯的技术支撑力。作为国内第一家研发生产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企业,通宇通讯始终“超前”地追求行业最新技术:全球率先解决小灵通防水天线问题、在天线与滤波器高度集成领域全球领先、在开拓4G市场的同时研发5G产品、在5G领域的申请专利已超200项……凭借技术的优势,通宇通讯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目前其业务已占据国内天线市场的五分之一,华为、爱立信、中兴、诺基亚、沃达丰等国际知名公司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国内运营商都已成为其合作伙伴,业务触角已延伸至海外。

  突破小灵通

  解决天线领域的国际难题

  天线,看似只是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小部分,但对整个通信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站天线投资在整个无线网络建设中仅占2%左右,但天线对基站通信系统中的网络影响超过五成。通信质量的好坏与基站的密度有关系,但更取决于天线的质量。”通宇通讯董事长吴中林说。

  在国内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早期,由于缺少自主技术,国内的移动天线基本依靠进口,成本500元的产品进口价竟高达2600美元。由此,天线也成了国内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瓶颈,这也倒逼国内行业开展研发,吴中林较早地参与其中。

  上世纪90年代,吴中林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在广东中山市邮电局移动分局工作。工作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研发,并最终在1994年研制出国内第一面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然而,由于当时国内仍没有厂家拥有大批量生产这种天线的设备配套,吴中林的研发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1996年,吴中林决定放弃当时已达20万元年薪的待遇,毅然下海创业,带着5人组成的创业团队,创立通宇通讯,开启了自己的天线研发生产事业。

  创业初期是艰难的,通宇通讯成立前三年业绩惨淡,曾一度面临倒闭。而在这关键节点,对技术的坚持拯救了通宇通讯。

  1999年底,小灵通在国内通讯市场蓬勃发展,吴中林敏锐地意识到,这是通宇通讯“翻身”的一个机会。吴中林回忆说,虽然通宇通讯在前三年的发展中业绩不佳,但公司的生存本领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尤其是在技术方面,已完成了从仿制国外产品到自主独立研发的转变,技术实力得到较大提升。

  面对小灵通的契机,吴中林立即组织人员开展小灵通天线的研发工作。当时国内通讯天线基本被日本、欧洲企业垄断,但当时所有的天线都存在一个致命缺陷:进水后无法正常使用。吴中林为了破解这个国际难题,带领团队开展了4个月的技术攻关,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凭借这一技术,通宇通讯奠定了在国内小灵通天线领域不可替代的地位,并在2000年顺利通过UT斯达康认证,一度占领国内小灵通天线45%的市场份额。

  凭借着小灵通天线领域的这一“胜仗”,通宇通讯挣到了“第一桶金”,其业绩在此后几年呈现几何级数的上升:2000年,其销售额为1600万元,而到2003年时,已达1.4亿元。

  转战TD天线

  奠定行业一流地位

  吴中林是一个“技术控”,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研发一线,除了担任公司董事长外,他还是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技术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不能跟上技术的步伐,企业就可能会被淘汰。看准了趋势,方向正确,才能获得成功。”他说。

  吴中林有着较强的危机意识,认为未来的市场必须靠核心技术来取得。因此,在发展策略上,他确立了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发展方向,不断改进产品工艺,推动产品系列化。

  在此理念下,在小灵通天线领域取得成功后,通讯通讯迅速调整,并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移动基站天线的新产品研发当中。2000年以后,通宇通讯逐步形成了450MHz、806—960MHz、1710—1880MHz、1920—2170MHz等频段的单、双极化以及GSM900/GSM1800双频双极化等系列天线及射频器件的完整产品线,开发出多样化产品。

  而在这过程中,通宇通讯不断尝试突破新技术。从2003年开始,通宇通讯开始着手研发电调TD天线,耗时9年。到2012年,技术已成熟,也适逢4G移动通信逐渐走向应用。当时全球能够制造生产4G时代电调TD天线的厂家仅有两家,一家是通宇通讯,另一家是华为。这次技术领先为通宇通讯带来了业务上的飞跃,2014年公司的利润比上一年翻了5倍,同时,这也帮助通宇通讯奠定了在行业内技术一流的地位。

  如今,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阵)是通宇通讯抢占新一轮技术高地的着力点。massive MIMO将是未来5G时代的主流天线技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真正掌握该技术的厂家屈指可数,通宇通讯是其中之一。目前4G所用的天线数目大多为2*2(即2根发射天线和2根接收天线),而massive MIMO可使基站天线数扩充至8*8甚至16*16根,数据吞吐能力大幅提升。通宇最新研发的4.5GHz Massive MIMO天线箱内置64向天线芯片,体积比完来的独立电调天线小数倍,在能耗和生产成本相近的情况下,其传输效率大幅提升过百倍。

  为公司在追求技术的路上“动力”不断,多年来,通宇通讯把企业营收总额5%以上作为研发投入,通过科技研发占领市场制高点。去年,通宇通讯投资1.5亿元建设了技术研发中心。研发中心内,建有全球最大的微波暗室以及各种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而在创新团队方面,目前,通宇通讯研发队伍已达400多人,并且在拉脱维亚、芬兰等地成立了研发中心,吸引国际优秀科技人才加入。为鼓励科技创新,公司给骨干员工以股权激励,还拿出巨资对员工科技创新项目、发明专利和发表的论文,分别给予现金奖励。

  布局5G市场

  抢占移动通信技术新高地

  乘着4G的东风,通宇通讯迅速崛起,进入国际天线供应商中的第一梯队,更借此契机切入资本市场。2016年3月,通宇通讯成功登陆A股。

  吴中林说,对通宇通讯来讲,进入资本市场是一次更大的挑战。“市场对我们的企业规划和产业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方向比方法重要,趋势比优势重要”,这是吴中林多年来的感悟,他认为,随着4G的日趋成熟和饱和,布局5G已是箭在弦上。

  5G是什么?“G”是英文“Generation”(第x代)的缩写。换句话说,5G的字面意思就是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4G,它需要具备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延时以及更大的容量。5G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包括无人驾驶应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AR、VR、高清视频传送等。而这些仿似科幻片中的场景应用,都需要5G的大数据通道技术来实现。

  据了解,基站天线在整个移动网络的基础投资比例中仅占2.8%—4%,但是其对基站通信系统中网络指标的影响超过五成,因此天线制造商在新一轮的5G浪潮中,将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5G时代,天线、滤波器和基站将融合在一起,所以作为天线和滤波器厂家必须要和主设备(信号处理器)厂家合作研发,通宇已和中兴、诺基亚、爱立信、大唐等展开针对5G产品的合作。”段铸说。

  2016年9月,通宇成功收购了芬兰的滤波器厂商prismMicrowave,这是通宇为了抢占5G技术制高点的重要一步。“在滤波器技术这一方面,我们暂时落后于国内同行。”通宇研发产品总监Doudou Samb博士介绍,“因此一直通过与PrismMicrowaveOy的合作,来作为公司产品链技术的一个补充。”作为芬兰电讯和电子工业行业中排名前几的技术领先企业,PrismMicrowaveOy掌握的小型化滤波器技术是业界最先进的。而在天线与基站融合的5G时代,这项技术被视为核心技术之一。此外,通过这轮收购,通宇通讯更获得了占据重要地位的欧洲设备商渠道。

  目前,通宇通讯已在加快布局5G市场,2016年它在5G领域通宇通讯申请的专利超过200项。

  5G的魔力,不只在于快,更在于其可能改变世界的巨大潜力。“今后各个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都需要基于可靠而高速率的移动互联网络为基础。低延时是5G的一个重要特性,4G标准将延时控制在5毫秒以下,而5G的延时标准将在1—0.5毫秒以下,这使得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对低延时要求十分苛刻的应用真正成为可能。”吴忠林认为,保持创新、走在技术前沿将是企业在5G时代突围的关键。

(作者:佚名 编辑:ID053)

上一篇:第一创业证券获主办券商年评一档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