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繁盛背后的生态:一档地方创投节目的意外发现

时间:2019/5/16 10:17:16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很多人觉得马云长得像ET(外星人),其实他还真是ET(English teacher)。但外星人能看到地球人看不到的东西。” 在《创赢未来》第三季启动仪式上,嘉御基金管理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说,“大部分人‘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而优秀的创业者‘因为相信所以看见’。马云因为相信技术的力量,所以他能看见互联网对消费、生活的改变。”

  当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以5G、纳米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受到创投圈竞相追捧。为吸引技术类企业、人才落户,各地政府在金融政策、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也不遗余力。

  而兼具品牌传播与融资平台属性的创投类节目,自然成为各地招才引智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央视在2006年推出的《赢在中国》,还是后来的《给你一个亿》、《我是独角兽》,抑或《合伙中国人》等都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2017年,苏州广电推出了一档创业大赛节目——《创赢未来》,在当地也收获了不菲的收视率和口碑。该节目自启动以来,两季共有来自全球2912个创业者参赛,其中57个项目当场签约总额达9亿元的意向投资。

  这档创投节目的意外发现,却是苏州支持产业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创业生态的阶段成果。相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新一线城市苏州并不占优,其拿什么来吸引优质基金的入驻?年轻人又为什么选择留在苏州创业?

  产业互联网的后发优势和沉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卫哲的个人经历中,最为外界瞩目的阶段,也跟“苏杭”有很大交集。卫哲曾在杭州阿里工作五年,之后创立嘉御基金,而与许多同行一样,他把基金注册在苏州。

  “为什么这些优秀基金愿意扎根苏州?因为苏州有中国成立最早,管理最好的母基金(以元禾控股为代表)。”卫哲说,“母基金是资本源头,而苏州很早就把握住了源头,这足见其远见。”

  对比苏州与杭州的创业环境,卫哲认为,“杭州暂时领先,因为其把握住了2C的消费互联网,即互联网的1.0阶段。而对于互联网的下半场,即产业互联网,苏州有后发优势和沉淀。”卫哲说这番话时,诸多投资机构,都把下一个投资重点聚焦在产业互联网领域。

  以纳米产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球纳米技术相关产业产值达为2.6万亿,占全部产品总价值的15%。预计到2020年,全球纳米企业产业将超过3万亿美元。在中国,苏州在纳米产业先行一步。2018年,仅苏州工业园纳米产业产值达到100亿美元。

  除了纳米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应用等先导产业也是苏州发展的重点。2018年底,苏州发布《关于建设苏州市先导产业创新集聚区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0年末,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将达5000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产值将达700亿元,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产值将达10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将达2000亿元。

  繁盛背后的创业生态

  飞在空中的“摩托车”、把沸水倒进去瞬间冷却的0秒智能杯、全新的新零售场景购物车……这些都是参加《创赢未来》第三季比赛的项目。

  据了解,该节目前两季,更有包括掌上超声检测仪、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土壤修复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等明星项目。而在该大赛第一季,就有几个项目获得金沙江创投的投资。

  节目的成功举办,自然离不开市政府各部门的鼎力支持。而这些项目未来是否留下来,则会有更多考量。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陆春云认为,苏州的吸引力在于,拥有支持创新、创业的生态。

  首先,苏州有良好的创新、创新的土壤,全市上下对于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共识;其次,苏州有创新的基础,全市160万个市场主体,16万家工业企业,创新创业成果有承载的基础;第三,苏州有良好的创新生态,创新不仅需要人才,资金,还需要生态,体制和制度的支持,苏州已经在以前的创新实践中,形成了创新的制度体系和生态体系;第四,苏州有创新的文化。“苏州文化本质就是包容,包容失败是创新的重要原则。”陆春云说。

  作为《创赢未来》第三季的导师之一,中科院院士李述汤即是“招才引智”来到苏州市人才之一。李在2008年应邀从香港来到苏州,从事纳米技术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为苏州当地纳米产业的发展,在人才、技术和产品方面做出了贡献。

  11年来,李述汤感慨,“苏州是宜居宜商,创新创业的风水宝地。这里不仅是生活的天堂,也是事业的天堂。这里有良好的文化风尚、雄厚的资金条件、理想的创业环境。”

  (原标题:创新繁盛背后的生态:一档地方创投节目的意外发现)

  版权说明: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国上市公司网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作者:申俊涵 编辑:id020)
文章热词:创新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