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四处寻求补血 37家公司增资超千亿

时间:2017/3/3 11:38:31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为了满足“偿二代”监管的要求,以及寻求业务规模的发展,保险公司增资热潮不断涌现。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6月至今,共有37家险企增资共计1008.2亿元,相较于去年上半年,增资险企的数量和增资额度均出现了翻番。去年上半年,有17家险企合计增资397亿元。

  目前,险企主要采取直接注资、发债两种方式“补血”。具体来看,去年6月至今,股东直接注资的险企有33家,增资金额为473.2亿元;通过次级债和资本补充债券以及海外发债来补充资金流的险企有5家,补充附属资本535亿元。

  从直接注资方式来看,增资超过10亿元的险企达到21家。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天安人寿和渤海人寿,这两家险企采取股东直接增资的方式,资本金分别由45亿元变更至145亿元、58亿元变更至130亿元,一跃跻身资本金“百亿俱乐部”。

  事实上,天安系大手笔增资并非首次。去年上半年,天安财险股东通过两次增资,使得天安财险资本金由99.3亿元增加到177.6亿元。

  除了股东直接注资外,发债成为险企“补血”新宠。险企采取发债的形式主要是次级债和资本补充债券。如同方全球人寿募集次级债,人保财险和中华联合财险则发行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

  此外,也有险企借助海外发债来补充资本。如2月25日,新华保险H股公告称,发行金额不超过20亿美元或等值外币额度的境外债务融资工具。

  也有险企采取“增资+发债”的增资方式。去年6月合众人寿股东直接增资8.75亿元后,同年9月,合众人寿发行了5亿美元5年期高级债。

  “从内因分析,为取得经营效益,险企需拓展业务规模、铺设分支机构;从外因来看,动态监管的‘偿二代’体系以及中短存续期人身险产品新规相继落地。这些都影响着险企的资本金,增资热潮也随之涌现。”业内人士分析。

  中短存续期产品新规明确,保险公司业务规模要与投入资本相挂钩。新规规定,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控制在公司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以内。按照新规,1亿元的资本金投入只能撬动2亿元的中短存续期产品保费规模。

  如此一来,资本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也倒逼险企不断增资以满足规模业务发展的需求。以某激进寿险公司为例,由于中短存续期业务规模较大,偿付能力持续承压,去年便启动了四次增资计划。

(作者:佚名 编辑:ID202)

上一篇:安邦人寿万能险保费下滑逾九成

下一篇:没有了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